各学院: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引领就业,服务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扎实做好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备赛工作,现将第九届曲阜师范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等12部委主办的顶级赛事,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是全球规模最大、全国规格最高、含金量最重、影响力最强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内位列第一,已成为高校“双一流”建设、大学排行榜、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参照2022年度第八届大赛国赛、省赛通知文件,本届大赛设置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省赛选拔和推荐标准将以2023年第九届国赛、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式通知为准。
二、参赛对象
在读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8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年龄不超过35岁(1988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体要求按赛道组别进行限制。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学院、跨校组建团队(跨校组队项目负责人学籍须为曲阜师范大学),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至少1名(指导老师可以为校内也可以为校外)。
三、大赛赛道、组别
大赛设置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国际赛道。国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将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渠道开放后另行通知。
(一)高教主赛道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所处创业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具体参赛条件及参赛项目类型如下:
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四新”发展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1.本科生组
(1)创意组
①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②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③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员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初创组
①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20年3月1日及以后注册)。
②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③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3)成长组
①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20年3月1日前注册)。
②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③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二)红旅赛道
参加红旅赛道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1.参赛项目要求
(1)参加红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参赛组别和对象
参加红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1)公益组
①参赛项目不以盈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②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3)创意组
①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②参赛项目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
①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②参赛项目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四、比赛赛制和评审规则
(一)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本次创新创业大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要派专人跟进,根据大赛通知的有关安排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明确本单位工作任务和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校友报名参赛。各学院按照“学院参赛项目总数不低于在校生人数(含研究生)×0.15”的比例动员组织参赛团队报名,并自行组织院级初赛。
(二)二级院赛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推荐优质项目到校赛。
(三)校赛由校“互联网+”竞赛委员会组织,采用初赛和复赛两级赛制。
5月24日24点前,推荐优质项目到校赛。
5月25日—28日,校赛初赛,将学院推荐项目专家送审,根据省赛配额择优遴选进入校赛决赛。
5月31日,决赛,采取现场答辩形式,评选出校级一、二、三等奖。
6月1日-6月30日,校级训练营,入围校级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参加校内训练营排位赛,确定推荐参加省赛的项目。
五、校赛参赛资料提交要求
(一)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格式为pdf、word,不超过20M,文件数量限1个。初创组、成长组参赛团队还需将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附在项目计划书后一并提交。
(二)参赛项目网评PPT。格式为ppt、pptx,不超过20M,文件数量限一个。
(三)项目视频。使用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0M,时长不超过1分30秒,生成视频时,视频编码为H.264,音频编码为AAC,分辨率800*600。
六、联系方式及其他
以上信息参考第八届“互联网+”大赛相关通知(见附件),最终以第九届“互联网+”大赛官方通知为准。5月24日前,以学院为单位将校赛推荐项目电子版材料送至qfnucxcy@163.com。
联 系 人:赵彤 张文静
联系电话:0537-4454326 0633-3980648
学生工作处
2023年5月15日